显示标签为“主内弟兄姐妹的文章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主内弟兄姐妹的文章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10年12月17日星期五

遇见爱

圣诞节,对基督徒来说并不是狂欢的日子,却是分享爱的季节。这个圣诞节,愿大家同心合意,将主耶稣的爱传出去。
《让每天都是圣诞节》。。。



愿你我在圣诞佳节中深深的~遇见真正永恒的爱!=)


士古来(皇后花园)基督教卫理公会,为了欢庆圣诞。特别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现主耶稣降世的意义, 要让周围的人遇见爱。我们相信施比受更为有福。因此教会将总动员把爱和祝福透过以下的活动传出去:

11月15日至12月17日
收集圣诞礼物转送给孤儿.
12月17日至12月18日
透过单张把爱和关怀传给教会周边的居民.
12月18日7:30pm – 9:00pm
《皇后广场》报佳音. 特别节目,祝福抽奖及圣诞小礼物. 欢迎大家前往观赏.
12月19日 1:00pm – 4:00pm
探访『恩约社区关怀中心』. 送礼物给小朋友,奉献中心活动基金.
12月21日
探访『加略山青少年中心』.送礼物给小朋友,奉献中心活动基金.
12月22日
圣诞祷告会
12月23日
分区报佳音,祝福会友,会友的亲朋戚友, 邻居, 同事,同学等.
12月24日 8:00pm – 9:30pm
《五福广场》报佳音.
特别节目,祝福抽奖及圣诞小礼物. 欢迎大家前往观赏.
12月25日 9:00m
圣诞崇拜
12月25日 7:30pm – 10:00pm
『遇见爱』圣诞晚会
地点: Good Hope Hotel.
节目多姿多彩. 欢迎大家踊跃出席参加.
每名出席者将获得两份圣诞礼物外, 也必定让你遇见爱.

任何询问请连络 016-7721564 , 016-8903147.

图文转载自:《We LOVE

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

大马夏日美国秋月

我们在怡保的家,就准准对着这一座〈万里望山〉。



怡保8月18日的晚霞,也很美丽吧!其实,上帝并没有偏待任何人,因为祂叫日头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给义人,也给不义的人。。不论我们是个怎样的人,也不论我们选择信靠或拒绝祂,祂已经首先选择了爱我们。只是,我们却总在不经意间,把自己当成上帝,选择了随自己的心意,为所欲为,却远离了祂要我们走的道路。结果,世界越来越不像样,天灾人祸接踵而来。我们,却在这时怨天尤人,质问上帝为什么让悲剧发生。可是,我们又是否想过,上帝吩咐我们要好好管理这个地球,可是我们却是为了方便自己,不但管理不当还在不停伤害着地球。写了这么多,其实只是要提倡环保。。哈哈!

今天9月22日中秋节,在《We LOVE》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文字:



月亮代表人的心~千疮百孔,阴晴圆缺。
只有创造月亮和人类的上帝,才能真正医治和满足人的心。
祝福你:中秋喜乐安康。:-)

诗艳感谢万牧师的分享,顺便也在此告诉大家;
我们的心灵,也需要环保。
上帝就是爱;我们爱,因为上帝先爱我们。
上帝的爱,美化了我们的心灵。
上帝爱你,愿大家心中有爱,平安喜乐!



月亮圆又亮,我家三活宝,中秋提灯乐

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

安息,为了走永远的路

今天,在《We LOVE》发现这篇好文章,愿与大家分享。
特别,也将它献给《小叶子》:



请先听我讲一个小故事:

有一个人在旅途中走了一整天的路程,发觉黑暗已临,就四处寻觅一个可供他休息的地方。找了片刻,他发现了一个很大又很宽的大石头,就在上面睡着了。

第二天早上当他醒来的时候,发现自己在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。他百思不得其解。经过一番察视之后,他发现原来昨晚他不是睡在石头上,乃睡在一只大乌龟的硬壳上。在他晚上休息的时候,那只乌龟把他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。

哈!很有趣的故事吧?这个故事有三方面的提醒和教训:

一、每个人都需要休息。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:人是需要休息的。神造天地,第七日也安息了,为的是要给人和土地一个休息的时间和空间。天下万物都有定时,所以“休息有时,工作有时”,是绝对错不了的。你最近很忙吗?你多久没有好好的休息了?

二、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。这句话有点吊诡:若要走得更远,不是应该马不停蹄,不休不息,省下休息的时间方能更快到达目的地吗?事实上刚好相反,因为有休息才会有机会补充体力,这样不单更快到达目的地,并且也走得更远、更久。

三、 安息是为了走永远的路。耶稣应许说: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真正的安息可以让身心灵都重新得力,然后再上路,一直走到永远。 当我们真正安息在主耶稣里的时候,他就像那只乌龟一样,带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,一个新的属灵境界,一个新的视野,一个新的领域,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盛,更 历主恩。在主耶稣里面的安息真美!真棒!

你有真正的休息和安息吗?你需要休息和安息,以致你可以以更新的心力、动力、灵力和智力来走更远的路和永远的路。祝福你!

万富奇著,刊登于《卫理报》,2006年)

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

从空门到教堂



图文转载自:基 督徒生话网

信仰基督前,我是个出家的尼师,在佛教界有二十三年。

二十五年前,那是在大学念书的时期,虽然读的是外文系,却常跑图书馆借些哲学书籍;因为我在大学联招填选志愿原是「辅大哲学系」,虽然分数足够,但因 女生名额有限,所以就改分发至「东吴外文系」,为了满足这样的心愿,只好自修哲学来补足。

当时诸如外国古典名著──柏拉图、苏格拉底、亚里斯多德、希腊神话、荷马史诗、但丁神曲、浮士德游地狱,乃至近代存在主义哲学、尼采、叔本华等,我都 相当有兴趣,而且我对中国老子「清净无为」的道家思想也有莫名的欣赏。但是心灵上还是空虚莫名。曾经也想参加学校的「基督徒团契」,但不得其门而入。在学 校毕业后第二年,偶然与一群爱好写作的朋友到花莲旅游,来到一座佛寺;当晚就在声声的佛号中深受感动,泪水直流,似有归家的感觉,于是出家的念头油然而 生,当时认定了我要寻找的人生就在这里。

二十六至四十九岁,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,我却在出家的日子中耗掉了。而出家生活并没有想像中的「清净」,反而更忙,更有做不完的事,过的也是一种 不能免俗或更虚伪的生活,承受了超过体能的负荷,与精神的摧残。

二十三年出家的日子,前五年是「劳工」阶段,接着离开了「剃度」的地方,在某一「佛教会」担任秘书工作五年,随后便有机缘在佛学院担任教职与行政职 事。其后的十三年还算差强人意,略能发挥所学,而且也因专职之故,才有较多的时间致力于佛法经藏的钻研;虽然还是忙,但比起之前的劳苦,还算平顺也得到人 的一点尊严。

生活虽然诸多劳苦,但生命最大的冲击,及至今天改变宗教信仰的导火线当可追溯到一九九六年十一月,我当时正在台中慈善佛学院任职教务长,却平白无故的 被卷进一桩轰动全台佛教界的大丑闻里,至此可算是历经了人生的惊涛骇浪,看尽了人性种种的丑恶,对人的软弱虚伪,真是倍感痛心,更可叹的是自己也轧上一 角,虽不是最重要的主角,却可算是举足轻重的配角,那时的心境真是恶劣到极点;想想自己一生──从一个纯洁的大学生,原本以为「佛门」是最清净的乐土;打 从出家至今,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自己──「力争上游」;而到如今,却落得这样的角色──生命硬是「一块白布染成了黑布。」我好伤痛,我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活 下去的勇气?

这种绝望的心情曾经请教过教会牧师,他教我翻看圣经罗马书七章:18-19节,保罗说:

「我也知道在我里头,就是我肉体之中,没有良善。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来由不得 我。故此,我所愿意的善,我反不做;我所不愿意的恶,我倒去做。」

这段话,对我而言,真是心有戚戚焉;我又明白如罗马书七章:21-25节所说:

「我觉得有个律,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,便有恶与我同在。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,我是喜 欢上帝的律;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,和我心中的律交战,把我掳去,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行为的律。我真是苦啊!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?感谢上帝! 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。这样看来,我以内心顺服上帝的律;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。」

太妙了!保罗真是有智慧啊!这段圣经的话真把我释放出来;人全凭自己,实在不行。在佛教界,一意信靠自己努力修行,但结果却是一次次尝受失败与挫折, 难怪要说:「道高一尺、魔高一丈」。却不知这样的争战要到何时方能止息。一般人都说宗教──「皆是劝人为善」,但是不要光说不练,如果您真是去做,才能体 会个中的酸甜苦辣;过去佛教徒也曾向我诉苦,提出种种的抱怨,后来自己也尝受了类似的辛苦、疲累,也同样不知如何是好;现在在罗马书里保罗的话是最好的答 案;宗教虽是劝人为善,但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才能得到信靠、拯救与保守。

因为在罗马书八章:1-4节说了:

「如今,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,就不定罪了。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,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, 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。律法既因肉体软弱,有所不能行的,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,作了赎罪祭,在肉体中定了罪案,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 从肉体,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。」

接续前面的记事,我在一九九七年九月三日,第一次到美国,落脚在纽约Flushing 的佛教精舍;是在六月离开佛学院后,再度叫自己燃起希望,接受美东一位老和尚的邀请,计画在美国兴办一所佛学院。老和尚首先聘请我当副院长,让我为他策划 佛学院的事宜,双方几经洽谈、却一再让我失望;「廉价劳工」四个字在我脑海中不断盘绕,为了不愿做违背良心的事,我彻底醒了。决定离开佛教界;不想再背负 这么大的重担;而且也背不起了。

对佛教界的失望,让我对佛法再做了一次的省思;当初出家,向往的是清净无为的洒脱,以为从此努力向道,必然可以成佛成圣,可是多年的奉献,换得的是 「多做多错,少做少错,不做不错」的退缩与消极。于是有人劝我还是「老实念佛」吧!

「佛说阿弥陀经」有一句说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。所以要蒙阿弥陀佛接引,您必须整日竟夜不停地念佛,甚至最好睡觉时也持续在念。我也照 着做,梦中虽有瑞象,但在现实生活中,仍然还是经历了许多的挫败与罪恶,我的努力与罪在交叉运行着。虽是「良心」战胜了,可是却得从「世界的舞台」退落下 来,让我承受极度的疲累,身心交瘁,几乎要死,这样的痛苦,只有圣经上的保罗明白。「悲观的念头」吞噬着我,让我没有活下去的勇气;感觉活得越久,造的、 看的罪越多,活着简直是一无是处。

感谢上帝,十月的时候和以前大学最要好的同学联系上,感谢她带我上教会。第一次到新城教会听牧师讲道;牧师一再以自己为例,大谈人的罪性、缺失,这样 的说辞颇让我惊讶,和佛教法师开示所表现的「自我标榜」和带权威口气的教示迥然不同。第二堂查经讨论,第一句「因信称义」让我深深感动,使已经心灰意冷的 我似乎又燃起生命的光和希望,又提到「圣灵感动」更觉心动不已。

于是我心中开始有了对不同宗教取舍的挣扎。唯恐自己真会背叛原先的佛学信仰,还跑去一位弟兄家里斩钉截铁地对他说:「二十三年的佛法薰习,现在要我改 变信仰,去信耶稣基督,那是不可能的。」言犹在耳,就在两、三天后,第二次上新城教会竟莫名其妙地上台分享见证,不知怎地,我对大家说:「经上说,我在众 人面前认了耶稣,耶稣也必在天父面前认了我。」

约略有看过这段经文的印象,却不记得出自何章节。奇妙的是,在我说完这句话后,才坚定了我信上帝的决心;于是心急地希望能受洗、信上帝。今后重活的是 一个新造的我、新的生命。感谢上帝,人生半百,得获重生,有什么会比这更教人喜乐的呢?

之前,有人劝我说:「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?代价付出是不是太高了?」是吗?我也曾思考过;目前在佛教界虽然能「安居乐业」,但那是我当初所要的吗?难 道原地不动,就安全了吗?这不是「鸵鸟」的行为吗?「追求真理」是我一生唯一的目标,这一点是我永不会动摇的坚持;「我追求真理,真理必迎向我」。而如今 认识了:

「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。」

由于长期在佛教界,为了持有一位法师应有的庄严,并与信徒保持相当的距离,使得这颗心变得非常冷漠。现今面对一群很有爱心的弟兄姊妹,常觉格格不入; 思想起来,不免啜泣。夜里,忍不住哭诉道:「上帝啊!我不快乐,虽然你爱我,主内弟兄姊妹爱我,但是我却不能爱你、爱人,不是我不愿意,实在是因为我没有 爱;我没有;既然没有,我总不能欺骗你假装说有。」

一瞬间,在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:一座干裂的枯井,从底部渗出水来,而后水满溢出了井口;此时的我,心中顿觉满了喜悦,轻快。我懂了;原来是上帝给 我的爱满溢出来,所以我才能爱 他、爱人。之前我之所以没感觉,是因为过去二十三年来将「爱」压抑、剥削,让自己如久旱的干地,所以现今只知把别人的爱尽 吸净光。唯有上帝的大爱才能把爱满溢出来。

「哦!感谢主,我爱你,我也要开始能去爱更多的人。有上帝,生命真是充满了活力。」

经由纽泽西若歌教会牧师们的热心安排,以及纽约新城教会的资助,今年一月六日我来到加州康邵的基督工人神学院就读;经过一学期的造就;培育了属灵的功 课,增强自己对上帝的顺服,藉圣经的话语,更有了信靠上帝的确据。我们的上帝是「自有永有」、「昔在今在永在」胜过一切的神。犹记得当初刚信耶稣时,思及 要去面对台湾过去的佛教信徒,心中难免有些胆怯,有如耶利米对主说的:

「主耶和华啊!我不知怎样,因为我是年幼的。」

但是,现在我能坚强壮胆起来,因为:

「靠着爱我们的主,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,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、是天使、是 掌权的、是有能的、是现在的事、是将来的事、是高处的、是低处的,是别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叫我与上帝的爱隔绝,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。」--罗马书八章:37-39节

基督教义说是 「神」开启,创造了人类及其生命;而佛法说「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」,一切唯心所造,因缘和合、唯识所变现,无始无终。这两者有着迥然不 同的「人生思辩」。过去二十三年在佛学里的「心法功课」,今日,若不是上帝把我提升出来,我可能还在那个《华严经》的「帝网天珠」里「重重无尽」地「乐此 不疲」或「安居乐业」。

这世间是无常的,充满着苦难;佛法的「阿含经」佛陀教导弟子们要时时观照「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」,弟子们做了这样的功课,有导致厌世而自杀的例子。

圣经传道书对世事的看待是:

「虚空的虚空,凡事都是虚空。」

「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,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经练的,是极重的劳苦。」

是的,普世的经历,人多半会有共同的历练和体认,所不同的,在于你如何处理。圣经上说:

「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,详细考究,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,并他们的做为,都在上帝手中;或是爱,或是恨,都在他们的前面,人不能知道。」

「人活多年,就当快乐多年;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,因为这日子必多,所要来的都是虚 空。」

「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,从肉体克去邪恶,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年幼之时,都是虚空。」

「这些事都已听见了。总意就是敬畏神,谨守他的诫命,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。因为人所做的事,连一切隐藏的事,无论是善是恶,神都必审问。」


面对一群佛教徒,为我,他(她)们深表惋惜,甚至希望我能回心转意;不当「师父」当他们的「老师」也行。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,因为我是多么喜乐地在  耶稣基督里得到真正的平安、喜乐。

「耶和华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至缺乏,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,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,他使我 的灵魂苏醒,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。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为你与我同在,你的杖、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在我敌人面前,你为我摆设筵席;你 用油膏了我的头,使我的福杯满溢。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,我且要住在 耶和华的殿中,直到永远。」--诗篇廿三篇

佛教的「修行」为的是──「了生脱死」。用「厌离心」、真能解脱而「离苦得乐」?却只是无端地产生对生命的消极。而信靠 耶稣基督,人生的道路有真正 「盼望」,因为:

「基督若在你们心里,身体就因罪而死,心灵却因义而活。然而,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,那叫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,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 里的圣灵,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。」--罗马书八章:10-11节

哦!赞美上帝、感谢上帝。孩子的身、心、命要全仰望在天父的保守里,是的,我并且愿意,满心欢喜见证这美善的福音:

「凡我所行的,都是为福音的缘故,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。」--哥林多前书九章:23节

感谢上帝,阿们!

2009年11月8日星期日

090909长长久久



诗艳很喜欢万富奇牧师的分享,以下这一篇转载自万富奇牧师的部落格:活着:爱与被爱!

结婚之前…
090909,这个日子等了好久好久。
因为我要跟我的爱人在这一天立下山盟海誓,一起长长久久!
这一生难得的吉祥大日子,我已经期待了很久很久。
其实不只是我在等,对这个吉日望穿秋水的人数已超过999!
现在终于如愿以偿,我们的婚姻肯定可以长长久久!

结婚之后…
090909,这个日子的“鸿运”看来也维持不了多久…
这个日子之后的每一个日子,大家很自然的就原形毕露。
你有你的脾气,我有我的脾性,一切都--照旧。
我等你让步,你等我迁就,大家都等了很久,很久。
大家都相信是对方的罪咎,从不为自己的过错责任感到内疚。
这样的日子,好辛苦好折磨,更何况还要长长久久?
哎哟!真希望有人可以来打救和搭救!

反省之后…
原来爱情不是什么吉日可以保证的天长地久。
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,而且是要忍耐和恩慈得很久很久!
如果大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,婚姻的日子终究难以持久。
如果大家还是不愿自我成长和突破,婚姻不是享受,反而是忍受,
并且要忍得好久好久!
不过,有上帝,婚姻还是有得救!
只要大家以上帝为中心,婚姻可以不断地突破和有所成就。
你会发觉,靠着主和为了主,你愿意让步和迁就。
久而久之,你的婚姻将看到和体验到基督的爱不断地倾流。
爱,不再是忍受,而是享受得很久的恒久。
一言以蔽之:日子,不能保证婚姻的天长地久。
只有依靠上帝和愿意与上帝配合,这样的婚姻才能有喜乐、
享受爱和爱得稳稳久久。

祝福你:真正经历爱情的长长久久!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(万富奇,投稿文章,刊登于《卫理报》,2009年)

2009年9月10日星期四

《光良》,《三德》与 我

光良,是怡保《三德》的骄傲。在《三德》成长的一豪看见我这位《三德》过客写光良,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,让我发表在我家。且让我们一起看看,学长对光良有什么看法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还记得八十年代中学时期的我,对于大马歌星总是提不起兴趣,当时总觉得大马歌手都是甘榜歌手,口水歌星,他们没有本身的创作与风格,总喜欢翻唱别人的歌曲与 模仿别人的风格,有鉴于此,他们永远都无法衝出海外发展。 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巫启贤的出现,才发现一位大马创作歌手的誕生。然而虽然巫启贤身为大马人,但是由于长期居住在新加坡,海外的歌坛都误以为他为新加坡 歌手,直到光良品冠的出现,一首《掌心》才让海外的乐坛真正的认识大马的创作歌手。今天我要特别提起的就是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的国宝级人马,让我们大马引以 为荣的的歌手-光良。


说实在的,我与光良从小就有一种解不开的缘分。虽然光良比我年小一岁,但是我们却在同一间让我们深感骄傲的学校《三德》一起学习,一起成长,共同度过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与年少的青春岁月。 说到《三德》,它是一间在怡保有名的华校,这间纯男生的教会学校,每年的学术成绩都是非常标青,因而举国闻名。每年许许多多的家长都争取将他们的儿子送进《三德》就读。 犹记得在中学时期,光良已经展露了其音乐才华。当年由他与两位同学所组成的Alan, Michael, Richard 三人组合是我们每年教师节表演的常客。当年由Richard 负责弹奏,Michael 和 Alan 合唱。如今,除了Michael(光良)在音乐方面有所突破外, Richard 也成为一位成功的钢琴家。 除此以外,光良也为我们的母校创作了一首颂扬母校的爱校歌曲《心弦》,如今这首歌曲“风儿轻轻吹,吹过近打河畔,阳光在轻抚着大地. . ...”仍然能在校园里听到。



光良从小已经是一位很虔诚的天主教徒,而 Alan 则是在我怡保浸信教会的会友。还记得有一年的圣诞,Alan 邀请了光良在我们的圣诞晚会呈献一首圣诗,那是我第一次有机会与他沟通。那时谁也没有想到站在我面前的竟然会成为一位耀眼的国际巨星,一位让我们每一位三德学生引以为豪的学生偶像。 光良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学生,我还记得他在中学毕业等待成绩放榜的那一段时期,曾在当时怡保一间非常有名的电脑公司打假期工,有一天我去其电脑公司找资料时很偶然的遇到他,那是我第二次与光良接触。

过后,我一直都非常留意光良的动态。记得他曾参加了由国营电视台举办的明日之星(Bintang RTM)选拔赛,当时我还记得他唱了一首周华健的 《寂寞的眼》,他非常用心的演绎,由于比赛是以国语为主,当时光良并没有得奖。然而光良并没有因此而气馁,相反的更加激发他坚持其理想,继续对音乐的热忱,结果终于让他在音乐上闯出一片天。 从早期的“无印良品”,到后来单飞后的光良,我都在默默的祝福他。一首《童话》,让光良的事业推上另一个高峰。然而光良仍然保持三德学生应有的“忠诚勤扑”与 “胜不骄,败不馁”的精神,用真诚与谦虚的对待每一个人。

如今的光良,不单在海内外得到无数的音乐大奖,也得到大马的肯定,获选为大马杰出青年。除此以外,光良更被大马推选为大马旅游大使,对于宣传大马的旅游业,更是不遗余力,充份发挥其爱国的精神。 光良在其事业受到肯定后,不忘用爱心与行动回馈社会。除了成为〈饥饿三十〉的爱心大使外,他也积极的参于许多的赈灾活动。还记得去年的汶川大地震,光良得知一班受困的小孩在废墟中以《童话》这首歌彼此鼓励后,亲自到灾区为他们打气,充份表现出其爱心与博爱的精神。如今,光良也积极为台湾的《88 大风灾》的灾民而努力,以期他们能早日重建家园。

很奇妙的,在我身边的每个人都是光良的追随者。我记得我太太在圣母中学求学时期已经知道光良的存在。由于《圣母》与《三德》是姐妹学校,三德的男生与圣母的女生向来都保持着一种很密切的关系。由于圣母中学没有先修班,因此圣母的女生在中五过后都会调进三德中学就读。记得当年光良是教会诗班与学校歌咏团的成员,每当知道光良有演出时,她们这班圣母女生都会像追星般的去捧场。我的妹妹在当时也是圣母女生,除了喜欢光良外,她更有缘的能与光良的妹妹成为同班同学。 我的儿子从小也是喜欢光良的歌。记得在他三岁那年他已能将整首《童话》唱完,虽然他当时并不真正明白歌词的内容。他所读的幼稚园更将《童话》这首歌成为恳亲会的歌曲,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将《童话》唱出。

今天的光良对于母校《三德》依然有一份浓厚的感情 ,毕竟《三德》是一个陪他度过十多年童年与年少时光,并培育他成才的地方。今年当光良得知三德小学欢庆七十五周年校庆时,就答应会给三德小学一个惊喜。身为功委会成员的我,当时听到学姐胡涵青(如今三德小学教师)的报告后,心里非常高兴。当时我在想光良一定是《约定》了我们在学校的千人宴中出现,给大家一个惊喜。我与太太,一对儿女听到这消息后都非常高兴,心想这一次一定能见到光良。很可惜后来光良并没有出现,然而他却寄来他从台湾捎来的祝福,当晚籍着电视大营幕呈献给大家。从光良的问候当中,不难发现光良仍然缅怀在母校求学的那一段日子,更不忘鼓励学弟学妹们努力求上进,继续为校争光,发挥〈爱吾三德〉的精神。光良也捐献了马币一万令吉充着学校建校基金。 光良无疑是三德学生和年青一代的模范,我对于三德能出现一位那么标青的学生而深感自豪。我在此深祝光良能在其事业上继续前进,并期望他童话里的白雪公主能早日出现。光良,加油!

文:一豪小站

图片转载自:华中网SMJK Web

2009年9月3日星期四

令我掉泪的一封信

8月30日,我收到一个电邮。看着看着,不禁掉下眼泪。我认为那是一篇很好的见证,经过他同意,我把它发表在这里。但愿,你们也能感受我所感受的,上帝的作为奇妙无比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诗艳,

昨天晚上,在安顿了家里的一切琐事之后,终于有时间游览您的部落格。 从您的部落格当中,让我体会到您生命的改变,神在您身上发挥奇妙的作为。我很感谢主,在十多年前我曾为您的救恩祷告,籍着圣灵的带领,如今您已成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,也能在文字工作上为主作见证,将福音传开。 印象中的您是一位不善于用言语表达,也不爱讲英语的人,然而您却能写一手好文章,相信您在美国一段时间后,您也能讲与书写流畅的美式英语,在不同的国度里传扬福音,为主发光。

然,从您的文章当中,也勾起我回想起隐藏在我内心里的一段感情的回忆。时间飞逝,回想起来,那已经是一个十八年前的故事. . . . . 曾几何时,我曾用心与努力的去编制那一段感情,为了那段感情,我不惜的付出许多的时间,失去了多年同窗好友的友谊,放弃大学多姿多彩的生活,也不在意大学同学们的嘲笑,为的只是对于那段感情的执著与憧憬。很可惜三年的感情却是那么的脆弱,经不起考验. . . . . 当年的我,也不知道她为何用这种方式就结束了那段感情。还记得分手那天,她在大厅默默的哭泣,没有给于任何的理由。到底是为了宗教,我的家庭(她曾说我是家中的灰少爷),团契的弟兄姐妹,与我实习的一位曾经我追求过的姐妹,那班三德的学妹,还是人们所说的因了解而分开。当时我也在想是否我太刻意的要求她改变,还时正如她家人所说我们八字不合。那时在我内心存有许多的疑问,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号. . . . 记得当年曾经在大学写信给她,希望能够挽回那一段感情,然而却收到一封令人绝望的回信。 记得当年的大学毕业典礼,原本应该是我人生当中其中一个最高兴的日子,然而面对无数同学追问我她身边的那一位是谁时,那是我生命中最失落的一天。听到她在1996年结婚消息的那一刻,心里还想她不是曾对我说要过了30岁结婚才能幸福吗,为何她那么快就能投入另一段感情而嫁人了呢?

如今让我回想起当年,我相信神有祂的计划。神在她实习时预备了她的另一半,也让我们在大学的最后两个学期因为不同的实习期而分开,让彼此拥有自己的空间。神也让我能在生命中得最低潮及痛苦中,彻底的将那段感情埋葬,神籍着弟兄姐妹的安慰与扶持,让我重回神的怀抱,更加亲近神。 神在我渡过了两年的感情创伤后,为我预备了我生命中的配偶-月芬。月芬的出现,让我发现神的预备才是最美好的。祂也在圣经的话语中给了我答案-“万事都互相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”。(罗马书 8:28)神的恩典是非常足够的,祂不但保守我的工作,也赐给我们的家庭最宝贵的资产-嘉薇与伟健。他们是我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动力。我也感谢月芬为我与孩子的付出与牺牲。

如今对于那段逝去的感情,我内心对于为她留下一段让她痛苦与难过的记忆,深表遗憾。然而我仍然对她在我生命当中陪我走过的那一段日子而感恩,是她在我大学犯重病时,无微不至的照顾我。我也感谢她让我经过了那段感情后,让我懂得如何珍惜现今所拥有,更加爱护我的妻子与儿女,也让我的生命中更加仰望神。 我衷心祝福她与家人平安幸福!

一豪


Blogger template 'WateryWall' by Ourblogtemplates.com 2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