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27日星期一

简简单单被爱的感觉

某電視台辦了一個小活動:「徵求最令女人感到幸福的一句話」應徵的話語如雪片飛來,最終摘取桂冠的是這一句「你躺著,我起來。」。這句話背後有一個故事:

一對男女結婚後,很快有了孩子。由於沒有老人幫忙又沒有多餘的錢請褓母,女人祇好獨自擔起育兒持家的工作,男人為了一家的生計在外奔波。但孩子沒有父母期望的那樣健康,先有了黃疸,後又得了肺炎。為給孩子治病,男人更加起早貪黑地工作;為了照料孩子,女人產後根本沒能好好休息。為了給新生嬰兒好好活著的希望也為了給對方添加一點勇氣。男人回家時都要在門外理理蓬亂的頭髮,拍拍西裝上的灰塵,抖擻精神挺直身板去按門鈴;而女人聽到樓梯上傳來熟悉的腳步聲,也總是趕緊扯一扯~因為抱孩子和做家務而皺巴巴的衣服,一邊撇起零亂的劉海,一邊堆上笑容向門口迎去。有一天,女人無意中從貓眼裡發現了男人的秘密。她哭了,很快抹掉眼淚仍舊掛上燦爛的笑容為男人開門。女人打心底心疼男人。夜裡孩子哭鬧時,不管自己怎麼累,她也不叫醒男人,自己悄然起身。很快男人發現了女人的秘密,他變得更加細心了,夜裡孩子一有動靜,他準能立刻睜開眼睛,伸手輕輕地壓一壓她,說:「你躺著,我起來。」因為孩子有病愛哭鬧所以每晚男人都要重複那句話很多次。

主持人講完了。一個白髮蒼蒼的女人,牽著一個同樣滿頭銀絲的男人出現在觀眾的面前。老婆婆已經熱淚盈眶,她指著老伴兒說:「故事裡的男人就是他,女人就是我。我們結婚58年了,至今想起他說的這句話,我心裡還是暖烘烘的。」聽完老伴的話,老先生張開無牙的嘴,笑了。現場的許多觀眾卻哭了。

看完文章的女人們,最讓妳感動的一句話是什麼呢?

一位退休教授,跟老妻過著優游的生活,早上一起爬小山崗舒展筋骨,下午他料理陽台的花草或看看雜誌,妻子則和朋友到咖啡室聊天。他們唯一的女兒,在美國定居。月前一個晚上,朦朧間他感到床墊濕了,是老妻尿床。他推推她,發覺她已沒有反應。「節哀順變。」不少親戚朋友說。「謝謝關心,我會的。」他極有禮貌地回答,沒失方寸,一派學者風範.. 暗地裡,他部署一切。花草贈給鄰居,向人借的書籍郵寄送還,然後,走上律師樓立遺囑。全部準備好了。在月圓的晚上,銀光薄薄的灑滿一室,他亮起微黃的檯燈,寫下最後的話。面前,是一瓶藥丸。瓶子上,他看見老妻微笑。就在他打開瓶蓋的時刻,電話響起。他拿起電話筒,熟悉的聲音傳來:「爸爸,我在機場,我好想陪陪你! 。」他猛然覺醒。老教授向我說完他的故事,喝一口香片。緩緩道:最有效防止自殺的東西,不是學術修養,不是心理醫生,不是豐厚財富,原來是一種簡簡單單被愛的感覺。

9月24日,诗艳在电邮发现这一篇好文章。。其实,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,一个真诚的关心与慰问,都可以带给人一种简简单单被爱的感觉。就是这一种简简单单被爱的感觉,让我们的心暖暖的,成为我们活下去的动力。。


9月27日,诗艳从《灵命日粮》看到这灵修文章:

「你们要互相款待,不发怨言。」(彼得前书4章9节)在新约中,「款待」是基督徒生活中的一项印记。它列于教会领袖的特质之一,且是耶稣赐给所有基督徒的诫命,要我们将款待当成表达爱的方式。然而,款待本身的意义却不仅是做一个好主人,打开家门招待客人而已。在希腊文中「款待」的意思是「爱陌生人」。当保罗说到要「一味地款待」,他是在叫我们要渴望和那些有需要的人们建立关系。这不是个容易的任务。作家卢云将这任务比作:向那些在我们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人,伸出友谊之手。这些人也许是远离了他们的文化、国家、朋友、家人,甚至是远离了上帝。卢云写到:「因此,款待主要指的是营造一个自在的环境,让陌生人能进来且变成朋友,而非敌人。款待不是要去改变人们,而是让他们有机会去改变。」不论我们住在家里、大学宿舍、监狱牢房,或是在军营中,我们都能展现自己对他人及基督的爱,来表示我们欢迎他们。款待就是接纳有需要的人。款待能填满孤独空洞的心。

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们,快给出我们真切关爱;
因上帝能够使用我们,将希望注入绝望心怀。



我们的生命,其实就因为爱人与被爱,变得有意义。
别再犹豫,尽可能多关怀身边的人吧!

2010年9月26日星期日

老萧嫁女儿!

8月21日,是萧大姐的小女Iris与Daniel的大喜之日。


新娘子要出门了,大家高高兴兴来张三代同堂大合照!

新娘子的脸上,总挂着幸福的微笑。愿她永远幸福!

愿上帝祝福这一对新人:恩恩爱爱,永结同心!

其实,老萧从小被萧大姐带大,也看着Iris长大。因此,萧大姐嫁女儿,诗艳感觉好像老萧嫁女儿一样。身为舅母的诗艳,也懵懵懂懂被请上台敬酒。幸好,萧五姐知道诗艳向来不爱装扮,特地为诗艳预备了旗袍。萧四姐却替诗艳扮美美,这才不至于上演一出《乡下婆出城喝喜酒记》。其实,诗艳知道自己在萧家是被爱的。感谢主!被爱的感觉真好。

诗艳这一生人,只在结婚时穿过旗袍,也鲜少化妆;现在看着照片中穿旗袍的自己,还真是百感交集。看着照片,诗艳差一点不认得自己,其实还是喜欢原来的自己。

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

大马夏日美国秋月

我们在怡保的家,就准准对着这一座〈万里望山〉。



怡保8月18日的晚霞,也很美丽吧!其实,上帝并没有偏待任何人,因为祂叫日头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给义人,也给不义的人。。不论我们是个怎样的人,也不论我们选择信靠或拒绝祂,祂已经首先选择了爱我们。只是,我们却总在不经意间,把自己当成上帝,选择了随自己的心意,为所欲为,却远离了祂要我们走的道路。结果,世界越来越不像样,天灾人祸接踵而来。我们,却在这时怨天尤人,质问上帝为什么让悲剧发生。可是,我们又是否想过,上帝吩咐我们要好好管理这个地球,可是我们却是为了方便自己,不但管理不当还在不停伤害着地球。写了这么多,其实只是要提倡环保。。哈哈!

今天9月22日中秋节,在《We LOVE》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文字:



月亮代表人的心~千疮百孔,阴晴圆缺。
只有创造月亮和人类的上帝,才能真正医治和满足人的心。
祝福你:中秋喜乐安康。:-)

诗艳感谢万牧师的分享,顺便也在此告诉大家;
我们的心灵,也需要环保。
上帝就是爱;我们爱,因为上帝先爱我们。
上帝的爱,美化了我们的心灵。
上帝爱你,愿大家心中有爱,平安喜乐!



月亮圆又亮,我家三活宝,中秋提灯乐

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

善牧爱心大使 光良



已举办多年弱势儿童课辅活动的天主教善牧基金会,今年为扩大办理,服务更多的弱势新移民家庭子女,急需筹募课业辅导服务经费,即日起举办「星火相传‧新台湾子」劝募活动。此活动很幸运地得到知名歌手光良的支持,光良一向热心公益不落人后,在得知台湾社会的角落中,有许多弱势新台湾子面临学习困境,很快地便受邀成为此活动的爱心大使。从活动开始至今,光良的爱心行动从不间断,除平面公益广告拍摄、网络影音宣传、手机捐款宣传,并运用自己的多项资源给予这些孩子帮助之外,今天的记者会中,更是在百忙中抽空担任这群孩子的爱心课辅老师,教他们最擅长的音乐。

爱心大使光良相助,盼学习幸福不再是「童话」

热心公益的光良,其实从很早之前就开始认养一些小朋友一直到他们完成学业,并且有能力生活,他就会再继续认养其它的小朋友。他认为能够帮助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,特别是到他们完成学业了,写来一封感谢信时,更让他感动!

光良表示,很开心这次能够参与善牧基金会的活动,帮助这些孩子们获得更好的课辅环境,他提到很多人有学可上,也有很多课后的课程可上,不太会注意到原来台湾有一群妈妈来自国外的子女,他们是多重弱势家庭,因为经济极度困窘,连带孩子无法在下课后被照顾到,更不用说花钱上安亲班或补习班;这次他非常高兴能够为这群孩子发声,也表示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,为善牧基金会筹足善款,帮助更多的弱势儿童。

在今天的记者会活动中,参与「星火传爱」计划其中一小部分的学童也来到现场,上一堂由光良老师教授的音乐课。这群孩子参加的是善牧于台北所举办的暑期生活营,有预备在开学后上小一,学前适应班的孩子,也有正在上小学的学童,知道暑期会有这样一堂特别的音乐课,每个人都显得相当兴奋!

「我愿变成童话里,你爱的那个天使,张开双手变成翅膀守护你……」这首被编入小学音乐课本中的「童话」,就是光良的知名作品,不只好听,许多较大的孩子也琅琅上口。最重要的是,光良也希望利用这样投身公益的机会,让孩子们知道,学习上的困境可以靠着爱心大众一起来克服,如此在学习路上感觉幸福、快乐,绝对不会是童话中无法实现的结局!

除了「童话」之外,光良也教了这群小小孩自己的歌曲「朋友首日封」,小朋友们歌声此起彼落,还有善牧的社工们在一旁帮忙管理秩序,对他来说,这可是第一次教那么多小朋友的「初体验」,甚至小朋友们也兴致一来教光良吹奏陶笛的童话,让光良开心不已!

图文转载自:【星娱音乐XYmusic.com




台湾有一群孩子,来自单亲、贫困等多重弱势的新移民家庭。善牧基金会新移民家庭服务为这些弱势新台湾子提供课后辅导。课业指导外还有乐器绘画等多元课程,弥补这些孩子从没有过的机会。爱心大使光良邀请您一起加入帮助他们的行列,点燃弱势新移民儿童的学习希望。详情请浏览天主教善牧基金会官网



光良的新作品《闪亮》,带给人非常正面的信息:世界在变、环境在变,心里的希望不能变,就算是闯得一身伤,还是要勇敢!在不断变迁的环境当中,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,因信将诸般的喜乐、平安充满你们的心。不论环境如何,愿大家都心存盼望,勇敢的活出闪亮的生命。



这是光良最新发行的单曲《太天真》,你们喜欢吗?



光良是诗艳的学弟,就在此顺便替他打歌。喜欢以上两首歌曲的朋友,要记得支持正版,请上【XYmusic.com】付费下载。

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

在主里我们是一家人

8月1日,儿子的干爸干妈和几位主内弟兄姐妹,请我们吃晚餐。

8月18日,我们的小组组长一如往年,邀请我们到她家聚餐。

原来,是小组聚会呢!来美国之前,老萧都是小组的主要人物,经常在小组带领分享。也许小组组长太想念老萧的分享,竟然即兴要求老萧来个分享。老萧生来爱讲话,没有准备都可以滔滔不绝,还讲了十几分钟,诗艳真的好佩服。哈哈!



分享之后,当然又是丰富的一餐。感恩啊!

每一年回大马,教会的弟兄姐妹,都让我们深深感觉,我们是被爱的。在主里,我们都是一家人,彼此相爱互相扶持。感谢主!

Blogger template 'WateryWall' by Ourblogtemplates.com 2008